自攜裝置政策(BYOD Policy)

「自攜裝置(BYOD)計劃」 可接受使用政策

前言及簡介

「可接受使用政策」旨在讓學生可以在一個安全及有規範的環境下正確使用平板電腦,防止不合法、不負責任、不符合倫理規範或破壞性的網路活動發生。家長及學生必須詳閱學校「可接受使用政策」和明白其規定及限制,了解違反政策所帶來的後果。家長及學生必須同意本政策,並簽署同意書後,方可於參與自攜裝置計劃,在校內使用自攜的平板電腦(已裝MDM)。本文件一式兩份,兩份均須簽署。簽妥後,一份由家長及學生妥善保存參考,另一份則須交回學校備存。本文件亦會上載學校網頁,家長及學生可到學校網頁瀏覽相關資訊。本文件會因應教育發展需要而不時更新。

詳情可以參閱教育局有關的政策建議:

教育局 – 在中小學推行「自攜裝置」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BYOD/byod_index.html

電子學習工具

學校要求學生將平板電腦視為學習工具。因此,平板電腦內的資料必須與學習內容有關聯,並且所有設定都是為了電子學習而設計的。學生只能使用單一使用者身份登錄,不應與他人共用裝置。

資訊過濾及裝置監控

學校會透過防火牆,過濾學生透過裝置從互聯網所取得的資訊。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學生可能從互聯網上取得未過濾的不當資訊。如果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通知老師或學校資訊科技人員。如果學生被發現在校內瀏覽不當資訊而未通知老師,學校保留對該學生進行處分的權利。

出於安全理由,所有無線網絡瀏覽都會受到監察和紀錄。

所有在學校使用的裝置必須先經過學校資訊科技部登記,才能在學校內使用。學校保留對該裝置進行監管、檢查、訪問的權利,該權利包括對學生電子郵件和互聯網存取記錄的存取權限。

每個已登記的裝置和保護套上都會貼上印有學生證號碼的標籤。該標籤主要用於識別使用者資料。如果裝置上的標籤遺失或損壞,學生可聯繫學校資訊科技部進行更換。未貼標籤的裝置禁止在校內使用。

學校會於學期初將學生的平板電腦重置(所有資料將會被刪除),以便本校為同學生安裝需用之軟件及教材。本校不會為學生的平板電腦進行備份,請家長於學生將平板電腦交回學校前,將平板電腦內的資料先行備份。

學校為每位學生提供了Google及Microsoft戶口,本校建議學生可備份個人數據到Google Drive/OneDrive或個人電腦。

校內使用平板電腦的守則

  1. 學生於課堂時間內只能在本校教職員的監督下,使用學校認可及批准的設備。學生未得本校教職員准許,嚴禁在學習活動進行中的課室以外範圍使用裝置,包括走廊、洗手間等。
  2. 於非課堂時間學生只可在本校教職員許可情況下,使用其裝置作學科學習用途。
  3. 學生只能使用學校認可的應用程式。學生在課堂中使用裝置時,僅限於與該課堂有關的學習活動及應用程式,不可進行課堂以外的活動或開啟其他應用程式。
  4. 所有應用程式必須由學校的資訊科技組安裝,有關程式會先安裝到MDM的程式列表內,家長可參考MDM內的程式列表選擇安裝。
  5. 學校已為學生預載用於日常學習的應用程式,校方會因應需要適時更新。家長可書面建議學校加添額外的應用程式到列表上,供學校參考。學校亦會定期更新軟件,以確保學生使用的是最新版本。安裝或更新將透過遠程方式進行,不會另行通知。家長可參考MDM系統的程式列表。
  6. 學生只能在本校教職員的允許下於學校使用電郵或其他通訊軟件。
  7. 學生僅可在本校教職員的指示及直接監管下使用學校的無線網絡(Wi-Fi),不容許使用個人電訊網絡(如:2G/3G/4G/5G)。
  8. 學生應自行保管其裝置,若學生的自攜裝置有任何損失、損壞或被偷竊,學校未能承擔任何責任。
  9. 學校保留審查學生瀏覽不屬於教育類網站的權利。
  10. 基於網絡安全,學生不能使用有線網絡連接其裝備至學校的網絡。
  11. 學生若在知情下將病毒、木馬程式或任何有關損壞、更改、銷毀、將未經授權的程式引入網絡,並於網絡傳播,乃違反學校政策,學生將面臨紀律處分。
  12. 學生必須遵守版權法。
  13. 學生禁止下載任何遊戲或非教學程式。
  14. 學生利用裝置進行拍照、錄音或錄影前,必須得到老師的許可。未經他人同意,學生不得傳 送或張貼在本校取得的影像、錄像及音檔。
  15. 學生不應該與其他人分享個人的用戶名稱和密碼。
  16. 學生禁止非法改裝個人的平板電腦。
  17. 學生不應登入他人的電子文件、電子郵件及其他電子通訊戶口。
  18. 學生應確保個人平板電腦於帶機回校前儲滿電源,不得使用本校電源為其裝置充電。
  19. 如果遇到平板電腦的操作或技術問題,可以聯繫學校。本校資訊科技人員會提供指引和建議,但所有實際的保養、維修、替換、修整,以及為此做出任何安排,均由家長和學生自行負責。

違反守則的懲處

  1. 攜帶平板裝置回校是學校特別批准而不屬於學生的基本權利,違規使用或不遵守指引的學生將面臨學校紀律處分。
  2. 如發現學生違反本協議條款或學校校規,學校有權檢查學生的平板電腦、暫時沒收學生的平板電腦,或禁止其在校內使用平板電腦。
  3. 根據不同的違規情況,學校保留向學生處以不同懲罰的權利。

[訓導處提供違規罰則及處理懲處?]

家長須知

  1. 平板電腦是學生的個人學習工具,家長必須協助子女培養使用裝置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
  2. 定期使用學校提供的帳戶資料登入學習平台及檢查平板電腦,以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
  3. 在家中使用時需連接網路,並提醒學生必須為裝置充電,以確保裝置有足夠電力進行學習活動。
  4. 若遇到裝置操作或技術上的問題,資訊科技技術員(TSS)將提供支援或建議,但所有實際保養、維修、替換、修整以及為此作出任何安排,需由家長及學生負責。
  5. 若裝置出現故障影響上課,學校可短期借出平板電腦,以免影響學生學習,但家長必須盡快安排維修。
  6. 若家長想管理子女的學習時間,可在平板電腦中按下「設定」>「螢幕使用時間」。
  7. 如學生遺失平板電腦,請盡快通知學校以便跟進。如未能尋回,學校可短期借出平板電腦讓學生於校內使用。

常見問題

  1. 是否一定要經學校購買平版電腦? 否。
  2. 學生使用的平板電腦是否有特定的型號或規格要求 ? 有,請參閱「自攜裝置最低硬件規格要求」
  3. 為何要限制平板電腦儲存容量不少於 128 GB? 由於現今課程的發展趨勢,學生對媒體的運用大幅提升。而媒體的儲存需要較大的空間,學生對儲存容量的需求也會大增。為避免常常儲存空間不足,需要刪除檔案,以及根據已經實施的學校經驗,這個容量正好符合現今學生的需求。
  4. 學生可否使用智能電話代替平板電腦進行課堂學習? 不能。智能電話的螢光幕非常之細小並不符合上課之用。
  5. 學生可否不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課堂學習? 教育局的「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鼓勵學校使用流動電腦裝置,以促進電子學習。本校推行了「自擕裝置(BYOD)電子學習計劃」,目的是讓同學透過自主學習及互動學習的模式,提升學習和教學成效。本校建議全體同學購買平板電腦。
  6. 學生能否使用其他品牌的平板電腦? 為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成效,本校建議所有學生統一使用相同的作業系統(iPadOS)。如有問題,可與學校聯絡。
  7. 學生能否與家長共用一部平板電腦? 學校建議學生不要與家長共同使用同一部平板電腦。為確保平板電腦內的資訊和軟件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本校會在平板電腦內安裝管理軟件,以檢視該平板電腦的狀況和管理軟件。
  8. 可申請平板電腦的資助嗎? 由2021年起,關愛基金流動電腦裝置的資助已經完結。如果曾申請有關資助,有關的平板電腦應繼續使用。如三年內未獲取同類政府資助,包括關愛基金或優質教育基金撥款之援助購買流動電腦裝置項目並合乎資格人士,可申請優質教育基金資助並由學校購買及借用平板電腦直至學生畢業或離校。
  9. 向學校借用的平板電腦是什麼型號? 學校提供的平板電腦主要是供緊急或臨時使用,型號可能因現有庫存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鼓勵家長提早為學生準備個人專用裝置。此外,如果透過優質教育基金申請借用平板電腦,我們將按照基金政策優先分發庫存中的裝置,其型號不會固定。
  10. 關愛基金資助並由學校代購的平板電腦,學生畢業離校時如何處理? 關愛基金資助購買平板電腦將由學生擁有。
  11. 優質教育基金資助並由學校購買及借用的平板電腦,學生畢業離校時如何處理? 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的平板電腦屬於學校資產,學生畢業離校時必須歸還。

自攜裝置最低硬件規格要求

除非因特殊需要獲校方准許,本校只容許學生自攜 iPadOS 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在校內課堂上使用。

中一至中三

請中一至中三家長為學生自行購置合乎本校要求規格的平板電腦,以下是建議平板電腦的規格:

  • Apple iPad(7th Generation / 2019 或以上)
  • 作業系統(iPadOS 15 作業系統或以上)
  • 裝置儲存容量(64GB 或以上,建議128GB)
  • 觸控筆 (支援藍芽連接)
  • 保護套

中四至中六

請中四至中六家長為學生自行購置合乎本校要求規格的平板電腦,以下是建議平板電腦的規格:

  • Apple iPad(6th Generation / 2018 或以上)
  • 作業系統(iPadOS 13 作業系統或以上)
  • 裝置儲存容量(64GB 或以上)
  • 觸控筆 (支援藍芽連接)
  • 保護套

聲明

  1. 作為學生,我已閱讀及了解上述自攜裝置政策。我會遵守上述政策,並且清楚 知道任何違規行為可能會導致我失去使用網絡和/或自攜裝置的權利,亦須接 受其他違規行為處分。
  2. 作為父母,我已閱讀及了解上述自攜裝置政策。我明白及同意我的子女需要遵 守上述政策。

學生姓名: 班別: 班號: 學生簽署: 日期: 家長/監護人姓名: 家長/監護人簽署: 日期

校方專用: 申請編號:______________ MAC Address:– — □ 已貼學生標籤 經手人: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en_GBEnglish
Scroll to Top